mama says yes 南洋叢林 |大馬辛料理
小辣 |最基本的辣度
小辣普遍存在於mama的料理中,而「辣度」的定義其實並不容易,有些人會形容是「韓式泡菜」的辣度,但各式泡菜有各式的口感與辛辣,實在難以一言以蔽之,加上有吃辣習慣和完全不敢吃辣的人體感是兩個極端。
mama的小辣因為食物的熱燙顯得入喉的第一口最為難受,可是當舌頭逐漸習慣後你會愛上這種讓自己有點難受但食物風味強烈的刺激,美食的熱辣增添其口感與風味,不同的餐點所用的辣源不同,如叁峇炒麵的辣來自於快炒時加入的叁峇醬(Sambal),甜中帶辣,餘韻更是回味無窮;咖哩的辣則來自於它本身傳統而複雜的辛香料,不僅香氣濃郁、味道醇厚、淺淺的辣反而更加開胃。
大辣 |進階的挑戰
美食大辣是什麼樣的境界呢?這又是另一個需要親身感受才能有所覺的體驗。
在原本就辣的料理中佐上各式辣源、取量也隨著能接受的辣度上升調整,食物的熱燙與滾辣不斷刺激舌上味蕾,食物的風味也幾乎被逼出了新的高度。都說吃辣是會上癮的,舌頭受到刺激感受到了痛,身體為了平衡與緩和這種“疼痛”大腦會釋放內啡肽止痛,我們複雜的身體系統將吃辣的過程轉化成了一種「痛並快樂著」的體驗。
在習慣了原本的辣度後,為了增添風味總是會不自覺的向上挑戰,mama料理中到頂的辣度僅有大辣,歡迎喜愛吃辣的ma粉來品嚐大辣美食的風味,畢竟不同國家文化下的「大辣」都不同,也許你也會愛上我們mama says yes呢!
*mama關心你*
不敢吃辣不要緊,mama還是有不少料理是不辣的
請評估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餐點喔!
大馬辛料理 |基本小辣

咖哩雞腿塊椰漿飯
微微辛辣且濃郁的咖哩醬搭配去骨雞腿塊,取適量咖喱、
叁峇醬(Sambal)拌在椰漿飯上,大口咬下層次豐富。
椰漿飯的傳統配菜即切片小黃瓜、小魚乾、烤花生、
全熟蛋及辣中帶甜的叁峇醬為基底,配菜不僅去膩,
口感也清爽。
椰漿飯即椰漿取代水煮出的飯,出鍋的米有相當濃郁的椰香,今天想吃飯的話點來吃看看吧!不會後悔的。

甲必丹炸雞椰漿飯
經由薑黃、蒜末、咖哩葉等香料醃漬的雞腿肉多汁軟嫩,
搭配隨餐附上的泰式酸辣醬,讓炸雞風味更佳獨特。
椰漿飯傳統配菜即以小黃瓜、小魚乾、烤花生、全熟蛋及辣中帶甜的叁峇醬(Sambal)為基底搭配不同的主食。
這道料理的「辣」源自小黃瓜上的叁峇醬及隨餐附上的泰式酸辣醬,這兩道沾醬都賦予了菜品全新的風味。

南洋咖喱叻沙湯麵
「南洋咖喱叻沙湯麵」名字樸實但深藏不露,參有蝦醬的湯頭鮮甜帶點微辣,口感濃郁醇厚,喜歡叻沙的ma粉不要再跟它錯過了!
*mama關心你*
不敢吃辣不要緊,mama還是有不少料理是不辣的
請評估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餐點喔!
大馬辛料理 |基本小辣

福州酸菜米粉
福州人的特色料理,微酸的口感帶點微辣,光是湯頭就已然開胃,載浮酸辣的米粉湯頭有蝦的鮮甜,
豐富的配料給得滿滿,吃完真的很有飽足感!
mama推薦吃法:
上桌後先淺嚐一口酸菜湯,撈起一口米粉、些許酸菜再一次入口,濃厚的鮮甜叫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特色馬來辣椒板麵
配料最為豐富的一道乾麵料理,Q彈嚼勁的麵體上鋪滿小魚干、豬肉燥、香菇及一顆有機土雞半熟蛋,最後撒上搶眼的乾辣椒粉。
戳破蛋黃的那刻,濃稠蛋液滑順的流進麵裡,將配料拌在一起後的每一口都充滿蛋奶香,滑順又美味。
隨餐附上的雞湯口感清甜,暖暖的,冬天搭配著一起享用,齒頰留香、令人難忘。
*mama關心你*
不敢吃辣不要緊,mama還是有不少料理是不辣的
請評估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餐點喔!
大馬辛料理 |可調整小辣 或 大辣

南洋叁峇炒麵
以辣中帶甜的叁峇醬大火快炒油麵,所以基本辣度是小辣。炒麵有別於台式風味,配料豐富、口味濃厚。
內有豬肉絲、魚豆腐、蔥段、豆芽、番茄、洋蔥、油泡等,最後以兩隻鮮蝦和金桔作點綴,淋上金桔汁的微酸辣口感又是截然不同,且份量豐富非常有飽足感!
當然,喜愛吃辣的ma粉也可以向上挑戰辣度喔!

南洋炒粿條
作為本店招牌、同時也是「四大天王」的南洋炒粿條盈滿了鍋氣與焦香,豐富配料絕不輸炒麵、炒飯。其中還加入大量的豆芽菜拌炒,解膩順口,畫龍點睛的臘腸讓粿條口感更佳獨特。
除了小辣以外,炒粿條是唯一一道可做不辣、同時又能調整辣度的炒類料理,不過我們還是推薦客人選擇小辣使粿條口感層次更為豐富。

特色馬來式炒飯
如同炒麵,馬來炒飯也是以叁峇醬下去快炒,粒粒分明的飯粒搭上同樣豐富的配料,最後以印度蝦餅和小黃瓜雙重解膩,是一道相當具有大馬特色、鍋氣十足的料理。
*mama關心你*
不敢吃辣不要緊,mama還是有不少料理是不辣的
請評估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餐點喔!